(Source: 數位時代)

有些基本功沒做好,就不能一味怪罪Facebook演算法了。
Facebook平均每一到三個月就改一次演算法,觸及率近來更是不忍卒睹,但為什麼有的粉絲團還是活得好好、你下的廣告卻往往石沉大海?
當社群紅利時代過去,該做的其實是回到基本功。在Facebook上,用戶對有興趣的內容平均只給3~5秒的注意力,能不能在這3秒內吸引用戶,就成了社群經營的蹲馬步。
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創意總監洪資皓(Ryan Hong),今(6/6)日在Facebook精準行銷術的課堂上分享社群素材設計的各種眉角!
社群素材設計3大誤區
紙本素材轉檔直貼
用戶看不懂的,就不會看了!
很多人習慣將海報、雜誌等紙本內容直接轉檔放上網路,通常會產生文字過小、排版錯誤、閱讀困難等問題,尤其解析度不夠,還會讓文字產生毛邊等,太細、太小的字在數位螢幕上都會造成閱讀的不舒適。
要在極短時間抓住讀者注意力,就要適時裁減內容,例如雜誌內容轉成社群圖片,只要抓出一個可以吸引讀者的畫面輔以標題就可以了。此外,還要針對不同螢幕去調整設計,重新排版、調整文字比例等。
重點太多=沒有重點
如果小字是第一大惡,那文字不分層級、不斷句、大小通通一致,就是另一個惡夢。
此外,要下Facebook廣告,圖片文字占比不得超過20%,這部分可以透過5*5的格線來判斷文字占比:

5*5格線判斷,文字占比不得超過5格。
圖片:數位時代製作
如果想說的內容很多,不妨試著拆成多圖,並盡量放大文字,以圖輯的方式發表,如《台味誌》的貼文:

內容過多,可以試著拆分成多圖並盡量放大文字。
此外,偷吃步的做法有兩種:
讓文字像背景
文字顏色跟背景顏色的對比度降低
讓文字像背景,顏色對比調低,是一個偷吃步的做法。(圖片來源:CHOYeR)
社群影片你還在賣關子?
老天,就說注意力只有3~5秒了,就算是影音也不例外,尤其如果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上,用戶給你的機會只有1秒。因此不只是圖片、貼文要一眼吸睛,影片也力求簡潔有力,Facebook上時長以不超過30秒為佳,Instagram則是本身就有15秒的上限規定。
另外,現在很夯的直式影音,因為可以霸占手機用戶的全部螢幕,近來非常受歡迎,Instagram格式可以使用1080*1920的格式,但Facebook因為會保留上下的UI設計,因此建議可以1080*1620的大小為準。
此外,洪資皓也提到其他幾個可以注意的小技巧,例如:數字統一用阿拉伯數字,並可放大讓重點更清楚;字型、色彩也很重要,文字斷句、分層級可以讓內容有節奏感,讓用戶更有記憶點。

圖片來源:數位時代製作
在社群時代,即使不是實際動手設計的角色,這些眉眉角角掌握好,才能維持素材品質,提高閱讀的舒適度,讓用戶更享受你的廣告!